墨家的创始人是谁?他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?
★答案: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【墨子(约前468-前376年),姓墨,名翟,战国初年学者、思想家,墨家学派创始人。】,他生活在战国时期。
2,墨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?这一思想如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?
★答案:墨家的核心思想包括兼爱、非攻、尚贤、尚同、天志、明鬼、非命、非乐、节用、节葬。墨家思想中,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“天志”和“明鬼”两个方面。天志指的是遵循自然规律,顺应天道而行事。墨家认为,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的,人类应该认识这些法则并遵循它们来生活和工作。明鬼则是对鬼神之说的信仰,虽然在现代科学看来,鬼神之说可能缺乏科学依据,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墨家通过这种信仰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,告诫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,不要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。
3,墨家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?请列举一二。
★答案:光的直线传播理论:通过小孔成像实验首次验证光沿直线传播,比西方同类发现早约2000年。
光学八条:系统阐述光的反射、本影与半影、成像规律等,涵盖平面镜、凹凸镜的成像原理。
实验方法:设计简易光学仪器,将理论与实验结合,奠定中国古代光学研究基础。
2.力学方面:《墨经》中“力,刑之所以奋也”这句话表明力是物体所以发生运动的原因,这与牛顿第一定律几乎一模一样,而《墨经》要比牛顿早了约2000年的时间。

1,大暑节气在中国传统节气中占据怎样的位置?它标志着什么?
★答案:大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时期的开始。
2,在大暑节气,民间有哪些传统的习俗或活动?请至少提及三种。
★答案: 🧄晒伏姜
三伏天时,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拌入红糖,装入容器后蒙上纱布,在太阳下晾晒。吃这种伏姜有保健作用,可以缓解老寒胃、伤风咳嗽等症状,🥶消除吹空调造成的不适,还可促进血管扩张,把身上多余的热带走。
🍲喝暑羊
经过了紧张忙碌的夏收,人们需要好好休息,所以有在大暑天🥄喝羊肉汤、吃新麦的习俗。
☕️喝伏茶
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,会在路口放茶水给过路人喝,这种茶水是由🪴很多种中草药熬煮而成,有清凉解暑的作用。
🌿吃仙草
南方有在大暑节气吃仙草的习俗,仙草又叫凉粉草,是药食两用的植物,🕶️夏天吃可以消暑解毒。
🧖♀️烧伏香
跟中医的艾灸类似,伏天里用中草药熏烤特定的穴位,治疗各种不适症。
3,大暑时节,人们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适应高温天气?有哪些推荐的食材或菜品?
★答案:在大暑时节,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清热解暑、健脾利湿类食物的摄入来适应高温天气。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食材和菜品:1.食材:大暑节气,推荐食用的食材包括冬瓜、苦瓜、黄瓜、红薯叶、空心菜、苋菜、绿豆、红豆、毛豆等。2.菜品:大暑时节的推荐菜品有冬瓜薏米老鸭汤、凤梨苦瓜鸡汤、杭州荷叶粉蒸肉等。
1,什么是闰月?它为何会出现?在农历中有什么作用?
★答案:闰月是农历中的一种现象,它是为了协调农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差异而设立的。农历年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来安排大月和小月的,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.5306日,一年12个月共354天,比回归年365.2422日少10.88天,因此农历年与阳历年相差约11天。为了弥补这个差距,农历采用了置闰法,即在19年中增加7个月,也就是每隔两年到三年,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,增加的这个月就叫闰月12。闰月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,四月到六月为夏季,七月到九月为秋季,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,同时也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。这样可以使得农历的月份与季节保持相对固定的关系,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安排
2,闰月出现的频率是怎样的?是不是每年都有闰月?
★答案: 闰月的出现频率并不固定,不同闰月的出现频率也有所不同。闰五月是所有闰月中最常见的闰月,闰四月、闰六月是比较常见的闰月。闰七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四月、闰五月、闰六月,是常见的闰月。闰二月、闰三月、闰八月这3个闰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七月,可称为中等频率的闰月。闰九月、闰十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二月、闰三月、闰八月,可称为比较罕见的闰月。闰冬月即闰十一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九月、闰十月,可称为很罕见的闰月。闰正月、闰腊月出现的频率最低,可称为特殊闰月
3,在闰月期间,民间有哪些特别的习俗或活动?这些习俗背后有何寓意?
★答案:闰月鞋(袜)。
子女为父母购买新鞋袜,民间有“闰月鞋,闰月穿,闰月老人活一千”的说法,寓意祈福长辈健康长寿、祛邪避灾。鞋子象征“行路平安”,袜子则隐含“踩小人”的吉祥含义。
闰月饭(六亲饭)。
出嫁女儿回娘家与亲人共聚,父母在世时由长辈主持,父母离世则由兄弟邀请姐妹,象征家庭团圆与亲情的延续。
闰月添衣。
为长辈添置新衣,寓意“纳吉避祸”,尤其流行于部分沿海地区,认为多出的月份需以新衣寄托安宁。
![]() 2025-07-22 14:44:19 |